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联合课题组曾对北京市各类企业进行过一次“员工诚信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遭遇的求职者不诚信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假工作经历、假学历、假业绩等方面。部分企业认为,员工不诚信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既影响了企业形象,又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面对日益严重的人才失信现象,在调查中,企业普遍认为由自身人事主管部门鉴别求职者诚信与否是比较困难的,有超过80的被调查企业明确表示需要人才信用评价服务,个人征信市场亟待开发。
企业对人才诚信产品有较强的市场需求,然而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的诚信服务产品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人才诚信体系令人关注。
我们认为,人才诚信体系应是在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依托现有的人事档案,归集公共信息记录(包括有关政府部门、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其他机构提供的有关记录),建立人才业绩诚信档案。采取“政府平台 市场中介”的复合模式,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建立以下四个子体系入手,着力推动人才诚信体系建设。
切入点一:法规制度体系
虽然国家《征信管理条例》还未出台,但为使个人征信行业在合法框架下运行,应根据现实情况和征信行为中的问题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信息公开、征信范围、使用原则、消费者权益等重要问题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制定有关失信惩戒的法律规范,对个人失信行为形成牵制约束。
在技术领域,要制定统一的人才征信行业技术标准,为信用信息的规范记录与归集提供基础性技术保障,提高信用产品的准确性与可比性;在市场领域,政府应通过制度安排,扩大人才信用报告的适用范围,在公务员招聘、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带头使用个人征信产品,培育征信市场;在监管领域,应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监管制度和条例,建立科学有效的内外约束机制。由此形成一套适用首都人才诚信体系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并能随着现实情况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切入点二:技术支撑体系
人才诚信体系需要高效运行的技术体系来支撑。以人才业绩档案为依托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是人才诚信体系的核心和根本,它是对个人信用记录进行归集、整合和挖掘的技术平台。基础信息库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信用产品的质量和征信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立人才诚信体系应改革传统的人事档案制度,建立电子化的人才业绩档案。可以由人事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法院、银行、劳动、教育、科技等部门,建立联合征信平台,委托人才交流协会或其他相关机构建立人才基础信息数据库,并制定统一的人才业绩档案格式,协调、指导人才业绩档案的记录和数据的上报归总。加强各部门数据库的网络连接,为实现跨部门数据的查询和比对奠定技术基础。
切入点三:复合式运作体系
人才诚信体系需要建立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目前完全依靠市场方式建立人才诚信体系条件还不成熟。为员工建立人才业绩档案、创建人才诚信基础信息数据库很难由私营企业来完成。它们属于公共服务范畴,理应由政府建立或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委托其他组织提供。
市场化模式是人才诚信体系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合理划分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范围,为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模式搭建平台、预留空间。要制定行业准入机制、分级授权数据查询权限、规范交易行为、培育征信市场,努力提升人才征信行业的经济活力。通过市场竞争督促征信机构提高效率、优化产品、加强服务、形成产业。
依据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于大量在企事业单位中流动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可以应用上述复合式运作模式,建立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人才诚信体系。
切入点四:社会化监督体系
我们认为,社会化监督体系是人才诚信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分为对个人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和对征信机构的监管机制两部分。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包括建立人事人才失信记录制度,实现人才诚信基础信息数据库与金融、教育、社保、司法、公安等部门“黑名单”信息的衔接机制;扩大人才诚信报告的应用范围,使之成为人才流动、择业、晋升、职称评定和经济领域活动的重要依据;加强公民的诚信教育,浓郁的社会诚信氛围,加大对失信行为的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真正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监督机制。
建立行业监管机制
首先,要加强执法机关依法监督的力度,查处非法个人征信行为;其次,要由人事主管部门对征信机构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再次,应鼓励组建个人征信行业协会,帮助政府履行监管职能并促进行业自律;最后,建立消费者监督投诉机制,通过热线和网络等渠道,向监管部门反映问题,最终形成对征信机构的社会化监管体系。
出处:中国人事报
漳州人才在线 www.zzrc.net - 漳州人才网求职精选门户!
APP名称:漳州人才在线 版本:漳州人才在线 V2.4 开发者:漳州楷欣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载APP】
电话:0596-2288480 2888821 2886665 投诉:18960160360 / 18960000505
合作微信: zzrcnet 客服小周: zzrc001 / zzrc005 客服小吴: zzrc002 客服小黄: zzrc003
客服QQ1:93865539 客服QQ2:407177779 客服QQ3:66712636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厦门路21-33号 EMAIL:zzrcw@qq.com
芗城区人社局核准号:350602RL0013号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闽B2-20200655 闽公网安备35060202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