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及其教育和培养实践中,尚存在一些值得讨论和澄清的问题。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我们应该着眼于技能训练,还是能力及形成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观。
应用技术型人才由于“应用技术”而得名,所谓应用技术一类是直接用于发明、开发、产品制造或工程实施、维护和服务等生产领域的科技活动,另一类是与市场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贸易、咨询、策划、经营、管理等业务技术活动。我国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懂得并掌握高新技术和技能,并直接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服务的实用型人才紧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界定超越了传统自然科学技术的涵义,打破了“白领”与“蓝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强调的是科技包括管理科学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实践性、创造性和综合性一体化的人才。与一般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其掌握的专门知识和能力,能够有效、熟练地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之中,直接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
由于传统思维的缘故,目前人们强调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操作层面上的能力,从而忽视了他们在认知、思维乃至价值观等方面的许多素质。就是说,技术和操作这类能力因何而来,如何被运用,技术与科学的内在联系,却被普遍忽视了。
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依赖关系,决定着现代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不可能是单一性、简单化和技能型的。首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应兼具研究和创造性。这一特征是当代新的科技革命和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原先有人以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只管会不会做的问题,即如何做的方法和技能问题,而无须懂得“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之类的问题。显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其一,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工作能否做好、人员是否有发展,与人的认识、思维及价值观念都有直接关系;其二,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从事的劳动更具有选择性和创新性。传统的再现型知识生产和劳动,更多的是交由计算机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素质,不是仅仅通过技术和技能训练所能完成的。其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素质结构应具有交叉和综合性。在考虑效率、效益的同时,更能够善于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围绕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的工作。因此他们必须懂得自己所处的当今社会,了解正处于变化之中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研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有知识,懂得科学,也知道一点社会学。
出处:中国教育报
漳州人才在线 www.zzrc.net - 漳州人才网求职精选门户!
APP名称:漳州人才在线 版本:漳州人才在线 V2.4 开发者:漳州楷欣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载APP】
电话:0596-2288480 2888821 2886665 投诉:18960160360 / 18960000505
合作微信: zzrcnet 客服小周: zzrc001 / zzrc005 客服小吴: zzrc002 客服小黄: zzrc003
客服QQ1:93865539 客服QQ2:407177779 客服QQ3:66712636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厦门路21-33号 EMAIL:zzrcw@qq.com
芗城区人社局核准号:350602RL0013号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闽B2-20200655 闽公网安备35060202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