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8日电 由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7月16日正式发布。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冈栋俊介绍说,2006年中国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
人民网援引《华南新闻》消息,调查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调查还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1.08。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程度上不及人们想象的严重。
哪些专业的就业水平高?调查显示,农学专业的就业水平最高,达78.38;管理学和工学的就业水平分别为58和55。医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最低,仅为31;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也仅为33;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为37.85,低于人们的预期。被视为冷门的哲学和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分别达到40.35和51.85。
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关性。调查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4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依次为62.43、47.88、41.73和43.39。
薪酬被视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66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人民币之间。
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没有明显改变。约46的大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西部工作会限制个人的发展,有6成以上的学生对到基层和西部工作持不太赞成的态度,而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充分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岗位。
令调查者感到欣慰的是,即使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后,还有高达76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专家分析指出,大学生群体的这种积极心态是社会的稳定因素。
此次调查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向清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16所大学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问卷3475份。
出处:人民网
漳州人才在线 www.zzrc.net - 漳州人才网求职精选门户!
APP名称:漳州人才在线 版本:漳州人才在线 V2.4 开发者:漳州楷欣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载APP】
电话:0596-2288480 2888821 2886665 投诉:18960160360 / 18960000505
合作微信: zzrcnet 客服小周: zzrc001 / zzrc005 客服小吴: zzrc002 客服小黄: zzrc003
客服QQ1:93865539 客服QQ2:407177779 客服QQ3:66712636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厦门路21-33号 EMAIL:zzrcw@qq.com
芗城区人社局核准号:350602RL0013号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闽B2-20200655 闽公网安备35060202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