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务员精神展现公务员风采
来源:诏安人才网
时间:2020-11-11
作者:诏安人才网
浏览量:
弘扬公务员精神展现公务员风采(六)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回访系列报道
在他的心中,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在鼓舞着他;在他背后,有祖国和人民在支持着他
金光镇——“人民满意”是一种责任
(胡超玲)自从2004年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近两年来,金光镇把自己的弦绷得紧紧的。作为吉林延边州公安局副局长、延吉市公安局局长,这位东北汉子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中。他说,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激励着我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为人民做更多的事。
在金光镇看来,一名公务员,就要为人民群众做事,而群众看公安,主要看破案,发了案件久侦不破,就是对人民的欠债,更是一地公安局长的耻辱。他有一句名言:“案子不破,我第一个辞职!”有这样一组数据让记者的敬意油然而生:从担任延吉市公安局长直到目前,他带领全局干警,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000余起,打击处理各类刑事犯罪人员5400多人,打掉各类犯罪集团315个,抓获成员1246人,其中黑恶团伙13个,团伙成员80余人。
金光镇是长白山脚下的“神探”,更是黑恶势力的“克星”。都知道东北的黑社会势力猖獗,打黑自然成为金光镇目前肩头的重任。在金光镇的工作表上,打黑除恶总是放在第一位的。“社会治安不好、案件破不了、黑恶势力除不掉,我这个公安局长就不当了!”金光镇这样向记者叙说时,记者仿佛看到他挑选精干警力、组成严打小分队、一举打掉数个流氓恶势力团伙的情形。金光镇打黑如此卓有成效,以至于公安部督办的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首犯李虎山甚至把“金光镇”三个字刻在了身上,发誓用一辈子来杀死他!
面对恐吓和威胁,金光镇只是淡然一笑。在他的心中,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在鼓舞着他;在他背后,有祖国和人民在支持着他。忠诚,是他对“公务员精神”的第一解读。他告诉记者,忠诚是我最根本的政治本色。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做公安局长,金光镇要求自己和所有干警必须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永远对党忠诚、对祖国忠诚、对人民忠诚、对法律忠诚。正是凭着这股忠诚,金光镇从不把生死放在心上。记者从延吉市公安局听说了这样一件事:2005年2月14日,正月初六,凌晨0点13分,延吉市一家歌厅发生了一起劫持人质案。歹徒把锋利的尖刀架在女青年的颈动脉处,扬言要与人质同归于尽。人质在极度恐慌中出现了严重虚脱,而犯罪分子也已失去了理智。情况十分危急!在这样危险的时刻,金光镇出现了。他亲自与罪犯谈判,在捕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时,金光镇闪电般地扑了过去,一把抓住歹徒的手腕,把尖刀夺下,制服了歹徒,人质得以安全解救。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金光镇对“公务员精神”的第二解读。“开拓创新,必须适合本地实际;求真务实,能够促进公安工作,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他从解决公安工作发展的体制性问题入手,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把警力下沉,使警务工作都只在社区这个平台上开展,将有限的警力最大限度地放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做到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对策前置化、警务活动社会化,实现了警务工作“六大转变”,构建了具有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社区警务模式。
廉洁奉公是金光镇对“公务员精神”的第三解读。“我的人生信条就是:‘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当警察’。这是一名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是一名公安局长的起码操守。”金光镇对自己有个约法三章:以身作则,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不滥交朋友,坚决抵制说情风;廉洁自律,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说:“作为公安局长,你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就是一顿饭也不能吃。因为吃了这顿饭,这些人就会四处乱讲,某某公安局长和我喝过酒,添油加醋的就会说,公安局长是我哥们。老百姓听了就会十分寒心,认为我们和这些人沆瀣一气,就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并且失信于民。”金光镇对家人和身边人也是严格要求,再三叮嘱。
永远让人民满意,是金光镇人生的最终追求。
来源:中国人事报2006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