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务员精神展现公务员风采
来源:诏安人才网
时间:2020-11-11
作者:诏安人才网
浏览量:
弘扬公务员精神展现公务员风采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回访系列报道(二)
蓝秀珍——荣誉下的平凡心
(胡超玲)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已经9年了,被老百姓爱戴地称为“蓝姑姑”的福建宁德市石后乡乡长蓝秀珍,这9年来都在干什么呢?
回答我的是面前厚厚一摞文章,全部出自蓝秀珍的大笔。这些年,不管去外地考察也好,去培训学习也好,每到一地,她总有感慨、总有启发,洋洋洒洒,见诸笔下。9年思想的逐渐成熟也跃然纸间。
这9年,从乡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市委副秘书长兼信访局长到市档案局长,蓝秀珍身体力行为民之责,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却始终怀着一颗平凡心。她说:“人民满意是国家公务员的最高奖赏,要珍惜荣誉,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弘扬‘三平’精神,即在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永远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不畏艰苦带头实干
1997年10月,蓝秀珍从北京载誉回乡后,没有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之中,时刻牢记党的教导,以清醒的头脑、清晰的思路和清廉的作风,带领群众推进新一轮创业。同年12月,她担任了周宁县委副书记,第二年又被选为周宁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主管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周宁县海拔高、气温低,有145个行政村648个自然村分布在680多个山头上。她的足迹遍布在山旮旯的村村落落,从帮助老百姓规划发展生产到跑项目筹资金,从开山筑路建学校到发展特色经济,她走到哪里,就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哪里,把公务员勤政廉政的形象留在哪里。她带领干部建设了200多亩农业科技园区,引进100多种农产品试种成功,并在全县九乡(镇)农村推广,增加了农民收入。她帮助茶农专业户从农资公司购进生物农药、化肥,设立茶叶专用生物农药专柜,引进外资购入最新生产制茶机器。她亲自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走北京,闯上海,帮助农民找市场、办茶庄,大力宣传推销茶叶,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宁茶叶———“紫云银针”获得北京2000年中国茶文化国际博览会金奖,当年周宁县花茶出口量占福建省三分之一以上,填补了周宁县茶叶历史上的空白,使茶农收入翻了两番,解决了十五万茶农增产不增收问题。
人民利益装在心中
2000年12月,蓝秀珍担任了宁德市委副秘书长兼信访局局长。面对新的工作,她常常告诫自己:“地位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百姓的事无小事,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她手边常常带着一个工作日志,上面认真记录着每位上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待每一位上访者,她始终做到“热情、耐心、坦诚”。她亲自到有关责任单位帮助群众协调解决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指导下,采取公告信访等形式,使一些长期历史遗留的老信访问题逐件得到解决,当年信访件办结率达87.5以上,创历史新高,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宁德市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脚踏实地勇创一流
2001年12月,蓝秀珍走上了宁德市档案局局长的岗位。四年来,她脚踏实地,创新思路,有力地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她带领干部大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监督指导档案工作。为了改变档案管理落后面貌,她勇于攻坚破难,多方争取到百万元资金,开通了“三网”,即政务网、互联网、局域网,建设了档案目录数据库和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购置了15台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她带领干部建设了图文近700多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市直机关、学校等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参观,接受爱党爱国爱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带领干部征集和出版《闽东畲族图片档案———温暖篇》、《闽东革命历史图片档案———英烈篇》、《宁德城市建设图片档案———今昔篇》,并征集到畲族诗歌,闽东名人、名著等特色档案近百卷(册)。市档案局被市委评为文明单位,党支部被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推荐为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档案各项工作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来源:中国人事报200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