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运人才培训市场也逐渐热闹起来。一些高校凭借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开设了与奥运相关的培训项目和专业,如体育管理硕士、奥运报道方向新闻学硕士、奥运摄影方向的传播学硕士项目等等,希望为奥运工作团队提供质量一流的人才。
然而,一些培训机构在缺乏师资、生源、知名度的条件下,仓促上马的各类奥运人才培训项目,在市场的严格考量下难免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构成了奥运人才培训市场的种种怪现状。
怪现状之一:体育管理项目冷冷清清
今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建议全面启动奥运培训工程,并指出奥运最缺乏的人才是组织管理者和高级体育经营管理者。4月7日,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协调小组成立,将奥运培训工作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并强调要培养“一批既懂体育规则,了解国际惯例,懂外语,又善于交往的体育管理骨干”。
事实上,早在奥运培训的具体方案实施之前,一些培训机构就已经先期出现。2003年、2004年推出的清华-悉尼体育管理硕士项目、复旦体育产业项目等,因与奥运的需要对口并得到奥运主管部门的支持而颇为引人注目。此后,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体育管理项目。
不过,轰轰烈烈的背后却是冷冷清清。笔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清华-悉尼体育管理硕士项目和复旦体育产业项目等还在顺利运转外,不少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推迟或停办。
北京体育大学引进的美国俄亥俄大学体育管理硕士项目原定于去年10月开课,却因为生源不足等问题一直拖到了今年7月。而首都体育学院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培养的体育赛事管理硕士只办了一期。
对此,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教师解释说:“没办法,原本计划招收80人,可报名者很少。看现在的情况,能凑够30人可能就开班了。”为了使项目早日启动,他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取消了入学资格之一的“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16万元的学费可以适当减少。该教师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国家体育总局的文件支持,希望能借此摆脱困境。
怪现状之二:人才培养宽进宽出
一方面是办学者的热情,一方面却是求学者的冷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巨大的反差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体育管理培训市场的混乱是重要原因之一。有些项目在课程设置、师资、知名度方面存在着先天缺陷,主办者只抓住“为奥运提供人才”的卖点就仓促上马了。
复旦复奥体育产业中心执行主任喻洁说,在国外,上世纪70年代末就出现了体育管理硕士的培养,90年代开始兴起体育MBA。至今,体育管理硕士和MBA的培养也还是热点。而我国的体育管理教育因为受到整个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直到北京申奥成功,因需求的迫切才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些亡羊补牢的项目一是前期准备不足,二是后期招生和培养等环节上也存在着把关不严的问题。笔者在某大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研修班的招生简章上看到,招生对象的要求仅仅是一句模糊的“致力于体育产业的业界人士”,上课时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而拟聘请的授课专家更是五花八门,包括心理学教授、哲学教授和新闻学教授。其中,大多数教师的研究方向、实践经验与体育毫不沾边。
然而,教书育人不是做快餐,体育管理项目也不是奥运速成班。清华-悉尼科大体育管理硕士合作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偏重于大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高级学位教育项目,也是第一个由中外合作推出的体育管理硕士项目。据负责人李华介绍,该项目的授课老师有2/3来自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的体育管理系。他们不仅拥有经济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拥有体育管理工作的丰富经验。
北京体育大学引进的美国俄亥俄大学体育管理硕士项目,要求也十分严格。比如报名者要有550分以上的TOFEL成绩(没有TOFEL成绩的学生需要通过俄亥俄大学组织的英语水平考试),入学后学生每门课程都必须取得“B”以上的成绩才能毕业。“我们入校是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层层选拔的,而且上课要记考勤,考试不用心还会不及格。”清华-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项目的一期学员李庆华说。他认为,这些恰恰是体育管理项目品牌塑造和维持的关键。“否则,我们交了10多万元的学费,花了不少时间,什么都学不到,又有什么用呢?”他说。
怪现状之三:奥运硕士仅此一届
如果说体育管理硕士是舶来品的话,那么奥运报道方向新闻学硕士和奥运摄影方向的传播学硕士就是纯国产的了。近日,某名牌大学宣布,计划于明年招收20名新闻学专业(奥运报道方向)硕士研究生和20名传播学专业(奥运摄影方向)硕士研究生。
据该校新闻学院的一名负责人介绍,这两个专业是根据北京奥运会缺乏专业志愿者的需求而设置的,因此只招收一届。学员将采取三段式的培养方案。第一阶段是学习课程,第二阶段是实习,学员以实习人员身
漳州人才在线 www.zzrc.net - 漳州人才网求职精选门户!
APP名称:漳州人才在线 版本:漳州人才在线 V2.4 开发者:漳州楷欣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载APP】
电话:0596-2288480 2888821 2886665 投诉:18960160360 / 18960000505
合作微信: zzrcnet 客服小周: zzrc001 / zzrc005 客服小吴: zzrc002 客服小黄: zzrc003
客服QQ1:93865539 客服QQ2:407177779 客服QQ3:66712636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厦门路21-33号 EMAIL:zzrcw@qq.com
芗城区人社局核准号:350602RL0013号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闽B2-20200655 闽公网安备35060202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