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举行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
来源:诏安人才网
时间:2020-11-11
作者:诏安人才网
浏览量:
信息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消息,我国首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于14日、15日举行。这次考试共设4个科目,即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据悉,全国31个省市区有14000多人报名参加考试,其中北京、广东、江苏、湖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等地报考人数都超过500人。 这次考试共设立33个考点,各地考试考务工作由当地环保部门和人事考试机构共同承担,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务规程执行。人事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组成三个巡考组,对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地考试工作进行巡查。考试成绩将于考试结束后两个月内公布。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介绍,根据今年2月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登记制度,即通过规定科目考试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人员须按规定进行登记后,方能以环境影响评价师的名义从事环评业务。职业资格制度将有助于加强对环评机构和技术人员的岗位管理和责任追究,通过统一登记、继续教育等手段实现对环评人员的动态管理、整顿。 潘岳指出,以往的管理模式只是对环评机构进行管理,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一些环评人员为牟取个人利益编造假数据、假结论。现在,环保总局把机构和人结合起来,一旦出现问题,不但要追究环评机构的责任,还要追究环评工程师的个人责任。目前,环保总局正在修订环评职业资格制度管理的有关规定,将人员管理和机构管理接合起来,以更有效地规范环评行为和提高环评质量,使环评机构向真正公开、公平、公正的中介组织迈出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目前全国共有1.7万名从事环评的专业人员。在实施职业资格考试之前,这些人员在环保局接受相关培训后,拿到上岗证就可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是指环保部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