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伟 张国宁)经过22年的发展,湖北省已在15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有8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40家产业基地。该省博士后工作逐步形成以流动站为“体”,工作站、产业基地为“用”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一体”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基础,是提高博士后科研水平的场所;“两用”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是将博士后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同生产实践相运用的场所,它们共同构成博士后工作的“两翼”。
湖北省博士后工作始于1985年。1992年9月列入国家博士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市之一。近几年,随着湖北经济的发展,博士后制度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人才聚集、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湖北吸引培养人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制度。目前建立的40家博士后产业基地涵盖通信、软件、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汽车、烟草、化工等湖北省支柱产业。截至2007年7月,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00多名,出站1100多名,其中将近一半的博士后留鄂工作。
已经出站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吴海祥,他在湖北丝宝药业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段时间后,深有体会的讲到:“在工作站,研究工作要服务设站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要求,不再是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而在具有深刻市场氛围的产业基地中展开研究工作,可以了解到研究项目从基础研究迈向产业化的基本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为了保障博士后建设快速、有序发展,自1997年起,湖北不断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省财政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资助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项目。到2006年,列入省财政预算的博士后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和博士后生活补贴提供到360万元。在对博士后的科技项目进行择优资助时,采取政府资助与资助单位自筹1∶1的方式进行,这样极大的调动设站单位和产业基地加大投入的积极性。历年来,各设站单位和产业基地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达两亿多元。省财政还拿出1000多万元匹配国家人事部的经费投入,新建了湖北省博士后公寓,改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居住条件。
目前,湖北从省到设站单位到流动站、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已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博士后工作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很好的营造了湖北省博士后工作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博士后研究人员业已成为振兴湖北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出处:中国人事报
漳州人才在线 www.zzrc.net - 漳州人才网求职精选门户!
APP名称:漳州人才在线 版本:漳州人才在线 V2.4 开发者:漳州楷欣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载APP】
电话:0596-2288480 2888821 2886665 投诉:18960160360 / 18960000505
合作微信: zzrcnet 客服小周: zzrc001 / zzrc005 客服小吴: zzrc002 客服小黄: zzrc003
客服QQ1:93865539 客服QQ2:407177779 客服QQ3:66712636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厦门路21-33号 EMAIL:zzrcw@qq.com
芗城区人社局核准号:350602RL0013号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闽B2-20200655 闽公网安备35060202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