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调查与思考
(陈宏亮)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把开发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积聚了一大批特色型、特殊型和特长型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打造“生态浦口”品牌的要求相比,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较少。截止到2006年底,全区约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8050名,数量明显不足。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年龄状况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30周岁以下的1212人,占15.1%,30至40周岁的2788人,占34.6%,40至50周岁的3225人,占40.1%,50周岁以上的825人,占10.2%。人才队伍的知识水平结构相对较低。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5518人,占68.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272人,占28.2%,大专及以上260人,占3.3%,初中以下学历的占绝对多数。农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人员少。全区仅有农业技师5人,占总人数的0.06%,农业技术员122人,占1.6%。
经过调研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缺少相关实质性扶持政策。一些地方还没有充分认识农村实用人才的基础性意义,没有把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不够,农村实用型人才管理松散。没有明确的针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管理机构和体制,缺少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对实用型人才的关心、管理不够,报酬、待遇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较普遍。缺少对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的统筹考虑,没有专门的培训经费,尚未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
针对这些差距、问题和原因,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提高对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的认识,科学规划,制定政策。围绕、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做好人才集聚和开发工作。
结合新型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实用人才培养重点。围绕科技园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到2010年力争建成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1个,达到一个镇街一个。今后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要根据这一需求出台政策、制订计划,为科技园引进、培养所需人才。
围绕科技示范户建设培养实用人才。今后五年要培养科技示范户50户,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实用人才建设要服务于示范户建设,为示范户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是浦口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项重要工程。根据生态示范区的要求,浦口区要加快建设苗木花卉、无公害稻米、优质蔬菜、特种玉米等基地建设和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要为生态示范区建设服务。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引导和成果转化,依法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和个人财产。支持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优良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承包租赁试验田、山林或自办企业和实体,鼓励依靠科技致富。支持企业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带动相关区域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投入,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由财政列入预算,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领域,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人才开发机制。
加强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要有目标、有措施,要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评估制度。要创新培训方式,更新培训内容。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不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对科技成果有吸纳能力和职业角色转移能力,培训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培训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体现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出台具体优惠政策。要改革和完善分配办法,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开发、科技承包或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并保护其知识产权和合法收入。要改进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办法,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学历、论文、外语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
出处: 中国人事报
漳州人才在线 www.zzrc.net - 漳州人才网求职精选门户!
APP名称:漳州人才在线 版本:漳州人才在线 V2.4 开发者:漳州楷欣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载APP】
电话:0596-2288480 2888821 2886665 投诉:18960160360 / 18960000505
合作微信: zzrcnet 客服小周: zzrc001 / zzrc005 客服小吴: zzrc002 客服小黄: zzrc003
客服QQ1:93865539 客服QQ2:407177779 客服QQ3:66712636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厦门路21-33号 EMAIL:zzrcw@qq.com
芗城区人社局核准号:350602RL0013号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闽B2-20200655 闽公网安备35060202000103